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中共建政

國共內戰



項目



主要內容



國共內戰




(1)抗戰甫結束,國共雙方層展開重慶會談

(2)國共雙方為了爭奪日軍受降地區,爆發多次衝突。


(2)馬歇爾曾來中國調停,並未成功。


(3)國民政府制定中華民國憲法,於民國361225日正式實施憲政,由國民大會選出蔣中正為行憲後第一任總統。


(4)民國38年年底前,中共幾乎控制整個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政府則遷往臺灣,從此形成兩岸分治的局面。


國民黨失敗原因
  1. 戰爭的破壞
  2. 通貨膨脹嚴重
  3. 國民黨接收官員貪污腐敗
  4. 美國調停失敗
  5. 中共以鄉村包圍城市戰略奏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其初期之內政外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成立


時間



西元1949101日,在北京成立,由中國共產黨專政,全面操控國家。



對內


政策



(1)實施土地改革。


(2)民間工商企業收歸國有。


(3)對知識分子展開言論和思想控制。



對外


政策



(1)早期外交對蘇聯一邊倒,對抗美國為首的反共產陣營。


(2)韓戰爆發時,毛澤東號召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北韓)」,組織「志願軍」參戰。


(3)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歧見日深而關係破裂。



中共的建設



時期



主要內容



毛澤東時期



三面紅旗



工業



土法煉鋼



農業



推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青少年組成紅衛兵,強調「破四舊,立四新」、「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鄧小平時期



經濟策略



(1)農業、工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的主張,積極推動改革開放。


(2)在沿海地區設置「經濟特區」,吸引外商投資,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



政治策略



政治上仍嚴格控管。西元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造成許多人員傷亡。



鄧小平以後


迄今



領導核心



江澤民、胡錦濤先後執政。



經濟策略



繼續開放經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躍居為世界主要出口大國。



政治策略



仍是一黨專政。



隱憂



沿海、內陸貧富差距過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